平顶山市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平顶山建设信息网为平台,开辟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截至目前,已发布信息1060条,信息内容涉及项目审批、招标投标、施工管理、质量安全检查、项目从业单位、从业人员良好行为、不良行为信息等,信息公开做到了有制度、有审批、有记录、不涉密、及时更新和完全发布。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该局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范海为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属各单位、机关相关科室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局信息中心牵头进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印发了《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和工作步骤,为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安排,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也都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信息联络员,通过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明确任务、互通情况,形成了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二)拓宽渠道,营造氛围。工程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涉及面宽、涉及范围广、涉及企业多,推进难度大,需要形成共识。为此,我们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强化对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教育引导,努力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氛围。一是加强正面引导。每周利用短信平台给全市工程建设市场主体负责人发送一条诚信格言、警句短信,给他们巧打诚信“预防针”,以增强建设项目负责人的诚信意识。二是注重信用警示。对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的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各种不良行为,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予以暴光。今年以来,共记录不良行为53份,其中因质量问题记录31份、因安全问题记录22份,均上网进行了公示。同时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被清除出平顶山建筑市场的4家企业和资质审查不合格、注销资质的23家企业也进行了网上公示,这一做法不仅对违法违规单位进行了惩戒,对所有企业都起到了很好警示作用。三是引入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建设信息网的作用,设立了局长信箱,开通了QQ建设网友群、12319城建热线和24小时值班电话,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同时,还通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友座谈会等形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建议,对工程建设市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三)整合资源,协调联动。一是推进专栏建设,统一公开平台。为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安排局信息中心作为牵头部门,组织人员对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的信息公开工作及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了工程建设领域信息资源在部门中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托该局网站“平顶山建设信息”网,设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集中公开该局工程建设信息,推进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综合检索网络平台建设。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根据城乡建设工作实际,将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建设的工程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城乡建设和管理重大事项以及信用信息等作为重点,突出对不良行为信息的披露,逐步实现了对工程建设领域各类信息的全覆盖。同时,加强建筑企业和建筑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严格自律,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服务,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规则。三是细化目标内容,规范报送流程。为保证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我们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作实际,对工作任务进行研究分解,细化信息公开目录,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单位,到责任人,同时明确信息收集、报送、审核、发布、检查等技术要求和程序要求,保证了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全面。
(三)强化考核,确保实效。为保证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效,我们建立了信息公开考核评价机制,由局纪委和办公室进行定期检查,编发情况通报,对工作开展迅速,信息公开质量和效率高的给予表扬,对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拖拉应付,质量效率不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摘自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该局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范海为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属各单位、机关相关科室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局信息中心牵头进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印发了《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和工作步骤,为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安排,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也都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信息联络员,通过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明确任务、互通情况,形成了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二)拓宽渠道,营造氛围。工程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涉及面宽、涉及范围广、涉及企业多,推进难度大,需要形成共识。为此,我们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强化对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教育引导,努力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氛围。一是加强正面引导。每周利用短信平台给全市工程建设市场主体负责人发送一条诚信格言、警句短信,给他们巧打诚信“预防针”,以增强建设项目负责人的诚信意识。二是注重信用警示。对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的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各种不良行为,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予以暴光。今年以来,共记录不良行为53份,其中因质量问题记录31份、因安全问题记录22份,均上网进行了公示。同时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被清除出平顶山建筑市场的4家企业和资质审查不合格、注销资质的23家企业也进行了网上公示,这一做法不仅对违法违规单位进行了惩戒,对所有企业都起到了很好警示作用。三是引入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建设信息网的作用,设立了局长信箱,开通了QQ建设网友群、12319城建热线和24小时值班电话,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同时,还通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友座谈会等形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建议,对工程建设市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三)整合资源,协调联动。一是推进专栏建设,统一公开平台。为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安排局信息中心作为牵头部门,组织人员对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的信息公开工作及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了工程建设领域信息资源在部门中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托该局网站“平顶山建设信息”网,设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集中公开该局工程建设信息,推进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综合检索网络平台建设。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根据城乡建设工作实际,将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建设的工程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城乡建设和管理重大事项以及信用信息等作为重点,突出对不良行为信息的披露,逐步实现了对工程建设领域各类信息的全覆盖。同时,加强建筑企业和建筑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严格自律,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服务,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规则。三是细化目标内容,规范报送流程。为保证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我们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作实际,对工作任务进行研究分解,细化信息公开目录,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单位,到责任人,同时明确信息收集、报送、审核、发布、检查等技术要求和程序要求,保证了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全面。
(三)强化考核,确保实效。为保证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效,我们建立了信息公开考核评价机制,由局纪委和办公室进行定期检查,编发情况通报,对工作开展迅速,信息公开质量和效率高的给予表扬,对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拖拉应付,质量效率不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摘自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