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施工行业管理协会!
挖土网 宜居网


合肥市建筑市场实现信息化监管

        日前,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金融中心施工现场看到,例行巡查的工作人员孙磊手持装有“合肥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监管平台”)移动端软件的平板电脑,时而拍照,时而点击,不一会儿,检查意见书自动生成,并通过3G网络实时上传。意见书的成功上传标志着合肥市建筑市场监管在国内率先步入信息化。

    合肥市将现代科技用于建筑市场监管,始于2004年的“不良记录网上公布”,经过2010年建筑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的“建设工程平安卡”、2011年的“农民工远程视频教育及监控”、2012年的“合肥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三大跨越,从原始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利用,从单一信息发布到实时动态监管,均见证了合肥建筑市场监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此项工作的支持与指导。

    监管平台包括电脑端和移动端软件,均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开发建设,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面向建筑市场服务与监管的数字化全业务管理支撑平台。

    监管平台引入“系统驱动”理念,依托于建设项目实施的时间轴,动态记录实时发生的市场行为事件。管理者可通过监管平台及时掌握项目事件关联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动向。监管平台的建成完善了建筑市场动态监管体系,以信息联通机制,实现了精细化动态管理与服务;以分析预警,实现了预控管理;以明晰层级管理,实现了责任追溯。

    从项目入库登记到竣工备案,工作人员通过监管平台可动态监管控制项目各阶段所发生的事件。同时,还能对项目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构建了从项目到企业再到现场人员的信息链,实现了“两场”联动监管。

    只要轻轻移动鼠标,工作人员就能感受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带来的方便。打开“监管中心”模块,点击信息中心“工程项目”,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工程项目全景图”,全市在建工程悉数显示在“合肥市行政区划”地图上。点击其中任意一个项目,该项目从区域位置到三方责任主体等信息就会被一览无遗。工作人员称其为“项目巡查导游图”。

    建筑企业库、建设项目库、从业人员库、决策层、执行层、施工现场信息共享,传递畅通。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工程项目信息对称,关联部门办公业务与外部市场服务管理有机衔接,闭环作业。

    监管平台的预警模块,按照时间、状态和特定指标设置预警提示。每个项目一旦进入管理目标项目库,从报建手续到竣工备案,项目实施过程中每项工作的服务监管都预先设定,对市场行为定时分析、预判,对未完成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工作任务提醒。建筑企业、项目和从业人员市场行为的服务监管由此前移,管理部门由事后被动应急变为事前积极引导预控,将非良性事件遏制于萌芽状态。

    另外,监管平台以“差别化”理念设置系统,对可能发生问题的企业和施工项目重点监控。

    项目纳入管理后,系统按照项目特点、企业管理水平的状况,自动设定市场监管的工作重点和检查频次。工作成果及时记录入库。对应功能模块,每一项工作可追溯到由哪个部门、哪个责任人、在什么地点开展的,工作的原始记录是什么以及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妥善处理发现的问题等。“应作为、有作为而不乱作为”的责任与效能,在人员的工作动态跟踪与督察中明晰可辨。

    2012年前11个月,合肥市续建、新建的基础设施大建设工程811项,完成投资190.31亿元。“十二五”期间,该市力争进入10强省会城市,打造全国一流的建筑强市。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常先米表示,合肥建筑市场信息化监管服务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力支撑。

版权所有:中国施工行业管理协会   京ICP备17061392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建设部建材南新楼 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5781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