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念
1 “三全管理”
“三全管理”是指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指的就是项目交付物的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工程项目质量是勘察设计质量、原材料与成品半成品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维护质量的综合反映。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不能仅限于施工过程,而必须贯穿于从勘察设计直至使用维护的全过程,要把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环节和因素控制起来。
2.全员的质量管理
项目交付物质量是项目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依赖于上至项目经理下至一般员工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质量管理必须把项目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关心工程项目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员参加质量管理,这是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
3.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和工程建设企业的各部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仅靠建设实施单位,也要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建设实施单位要通过自己的诚信行为和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这个任务不仅是由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部门来承担,而且必须由项目的其他部门参加,并对项目质量做出保证,实现项目全方位质量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1.质量第一的观点
工程质量是项目交付物使用价值的集中表现,因此,用户最关心的是工程质量,或者说用户的最大利益在于工程质量。在项目实施中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2.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凡是接收和使用项目交付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用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户”有两层含义:首先,“用户”是指使用单位,它体现项目与项目交付物使用单位的关系,把传统的质量管理范围由内部引申到外部,促使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满足用户的要求。其次,“用户”反映了上下工序的关系,凡是接收上道工序的交付成果进行再加工的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户”。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工序复杂,又是多工种交叉作业,往往工种之间、工序之间互为“用户”。
为用户服务就是要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把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根据用户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同时保证供货及时,服务周到,价廉物美。根据用户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同时保证供货及时,服务周到,价廉物美。
3.预防为主的观点
预防为主的观点,是指事先分析影响交付物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找出主导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重点控制,使质量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4.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数据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依据。没有数据或数据不准确,质量管理就无从谈起。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善于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出质量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实现对质量的动态控制。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为PDCA循环。PDCA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阶段。这个循环工作法是美国的戴明发明的,故又称“戴明循环”。四个阶段又可具体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阶段为计划(P)阶段。确定任务、目标、活动拟定措施。
第1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用数据加以说明;
第2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问题,并逐个进行分析;
第3步,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第4步,针对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
第二阶段为执行(D)阶段。按照计划要求及制定的质量目标、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去组织实施。
第5步,即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为检查(C)阶段。将实际工作结果与计划内容相对比,通过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找出问题和异常情况。
第6步,即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为处理(A)阶段。总结经验,改正缺点,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轮循环。
第7步,按检查结果,总结成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成功的纳入标准、规程,予以巩固;不成功的,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防止再次发生。
第8步,处理本循环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中去,通过再次循环求得解决。
随着管理循环的不停转动,原有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地克服,克服后又产生新的矛盾,如此循环不止。每一次循环都将质量管理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 质量经营战略
质量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经营活动和质量效益优化而展开的,并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服务。
质量经营战略的基本内容:
1.追求零缺陷
“零缺陷”理论是克罗斯比创立的,其名言是“第一次就做对”,他强调预防,认为任何水平的质量缺陷都不应存在。
追求零缺陷的核心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在质量定义上零缺陷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在战略上零缺陷是预防为主,在标准上零缺陷推行的是零不良,在对待质量的态度上零缺陷认为没理由不把事情做对。
2.营造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精神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归纳起来,质量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本性、独特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可塑性等。
质量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优良的质量文化是企业成员长期塑造的结果。
3.开展质量教育
开展质量教育的内容:质量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教育、专业技术知识教育。
4.塑造质量形象
形象好的企业往往能得到顾客的信赖,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而质量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核心,良好的质量形象是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塑造质量形象也就成了质量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
塑造企业质量形象是一项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系统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形象的调查研究、目标定位及确定、形象策划与传播。
5.实施员工满意战略
员工满意战略是指以员工满意为核心,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员的运作能力,从而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
员工满意战略它是实施用户满意战略的前提和基础。这是由于用户满意的产品是由员工创造的,员工能否建造出令用户满意的工程,又取决于员工是否对企业满意。必须要使员工认同这个企业是值得他们为之奋斗的。
满足员工合理需要应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尊严和自我实现需要等。应做好以下几点:配备先进优良的劳动工具,开展好思想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休息环境、娱乐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舆论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的用工制度、工作制度及激励机制,建设高素质的领导队伍和高效率的组织机构。
5质量危机管理
为了应对与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产品(项目)质量重大事故,有必要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产品质量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提高产品(项目)质量危机管理能力,妥善应对危机,化害为利。管理质量危机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危机预防。首先要将所有可能会对项目质量造成危害的事件列举出来,考虑其可能的后果,并且估计预防所需的花费。
(2)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是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为危机做好准备,例如做出预案。
(3)危机的确认。危机的确认,即此时质量危机已变为现实需加以确认。
(4)危机的控制。质量危机控制的步骤:确立质量基准→对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做出比较→分析产生质量危机的原因。
(5)危机的解决。在这个阶段,速度是关键,危机不等人,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损失变为最小。
“三全管理”是指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指的就是项目交付物的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工程项目质量是勘察设计质量、原材料与成品半成品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维护质量的综合反映。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不能仅限于施工过程,而必须贯穿于从勘察设计直至使用维护的全过程,要把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环节和因素控制起来。
2.全员的质量管理
项目交付物质量是项目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依赖于上至项目经理下至一般员工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质量管理必须把项目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关心工程项目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员参加质量管理,这是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
3.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和工程建设企业的各部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仅靠建设实施单位,也要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建设实施单位要通过自己的诚信行为和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这个任务不仅是由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部门来承担,而且必须由项目的其他部门参加,并对项目质量做出保证,实现项目全方位质量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1.质量第一的观点
工程质量是项目交付物使用价值的集中表现,因此,用户最关心的是工程质量,或者说用户的最大利益在于工程质量。在项目实施中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2.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凡是接收和使用项目交付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用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户”有两层含义:首先,“用户”是指使用单位,它体现项目与项目交付物使用单位的关系,把传统的质量管理范围由内部引申到外部,促使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满足用户的要求。其次,“用户”反映了上下工序的关系,凡是接收上道工序的交付成果进行再加工的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户”。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工序复杂,又是多工种交叉作业,往往工种之间、工序之间互为“用户”。
为用户服务就是要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把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根据用户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同时保证供货及时,服务周到,价廉物美。根据用户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同时保证供货及时,服务周到,价廉物美。
3.预防为主的观点
预防为主的观点,是指事先分析影响交付物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找出主导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重点控制,使质量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4.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数据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依据。没有数据或数据不准确,质量管理就无从谈起。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善于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出质量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实现对质量的动态控制。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为PDCA循环。PDCA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阶段。这个循环工作法是美国的戴明发明的,故又称“戴明循环”。四个阶段又可具体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阶段为计划(P)阶段。确定任务、目标、活动拟定措施。
第1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用数据加以说明;
第2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问题,并逐个进行分析;
第3步,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第4步,针对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
第二阶段为执行(D)阶段。按照计划要求及制定的质量目标、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去组织实施。
第5步,即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为检查(C)阶段。将实际工作结果与计划内容相对比,通过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找出问题和异常情况。
第6步,即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为处理(A)阶段。总结经验,改正缺点,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轮循环。
第7步,按检查结果,总结成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成功的纳入标准、规程,予以巩固;不成功的,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防止再次发生。
第8步,处理本循环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中去,通过再次循环求得解决。
随着管理循环的不停转动,原有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地克服,克服后又产生新的矛盾,如此循环不止。每一次循环都将质量管理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 质量经营战略
质量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经营活动和质量效益优化而展开的,并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服务。
质量经营战略的基本内容:
1.追求零缺陷
“零缺陷”理论是克罗斯比创立的,其名言是“第一次就做对”,他强调预防,认为任何水平的质量缺陷都不应存在。
追求零缺陷的核心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在质量定义上零缺陷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在战略上零缺陷是预防为主,在标准上零缺陷推行的是零不良,在对待质量的态度上零缺陷认为没理由不把事情做对。
2.营造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精神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归纳起来,质量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本性、独特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可塑性等。
质量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优良的质量文化是企业成员长期塑造的结果。
3.开展质量教育
开展质量教育的内容:质量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教育、专业技术知识教育。
4.塑造质量形象
形象好的企业往往能得到顾客的信赖,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而质量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核心,良好的质量形象是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塑造质量形象也就成了质量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
塑造企业质量形象是一项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系统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形象的调查研究、目标定位及确定、形象策划与传播。
5.实施员工满意战略
员工满意战略是指以员工满意为核心,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员的运作能力,从而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
员工满意战略它是实施用户满意战略的前提和基础。这是由于用户满意的产品是由员工创造的,员工能否建造出令用户满意的工程,又取决于员工是否对企业满意。必须要使员工认同这个企业是值得他们为之奋斗的。
满足员工合理需要应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尊严和自我实现需要等。应做好以下几点:配备先进优良的劳动工具,开展好思想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休息环境、娱乐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舆论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的用工制度、工作制度及激励机制,建设高素质的领导队伍和高效率的组织机构。
5质量危机管理
为了应对与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产品(项目)质量重大事故,有必要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产品质量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提高产品(项目)质量危机管理能力,妥善应对危机,化害为利。管理质量危机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危机预防。首先要将所有可能会对项目质量造成危害的事件列举出来,考虑其可能的后果,并且估计预防所需的花费。
(2)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是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为危机做好准备,例如做出预案。
(3)危机的确认。危机的确认,即此时质量危机已变为现实需加以确认。
(4)危机的控制。质量危机控制的步骤:确立质量基准→对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做出比较→分析产生质量危机的原因。
(5)危机的解决。在这个阶段,速度是关键,危机不等人,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损失变为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