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施工行业管理协会!
挖土网 宜居网


“风起云涌改革潮·中国建筑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主题演讲精选(一)

      贯彻落实两年行动 促进行业改革转型
     此次座谈会的选题非常好,改革是为了发展,改革是为了效益,改革也是为了保证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各位专家、老总都有自己丰富的实践,对建筑行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在不断探索,在改革发展的路上不断地进行实践。今天各位把行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与大家一块分享,我听了感受很深、收获很大。
      在这里,我也借此机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近开展的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有关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我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最近中央领导多次对工程质量作出重要指示。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以较大篇幅对工程质量进行了论述,强调指出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一定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建筑工人专业技能培训,对导致建筑质量事故的不法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和追究。总书记的指示高屋建瓴,既尖锐指出了当前我国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也对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9月15日,在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提出重点抓两方面责任,一是企业主体责任,二是政府监管责任,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抓好质量工作的要求。第一是“放”,就是简政放权,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给市场;第二是“管”,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打击;第三是“治”,即社会共治,不仅是行业主管部门,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把工程质量做好;第四是要加强国际合作。二、是社会的期盼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老百姓希望有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更加舒适的住房。当前建筑市场、工程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全社会和老百姓对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质量常见问题,还有很多不满意,还有不少新期待,需要我们强化各方主体责任,加强工程质量治理。三、是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筑业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建筑行业的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转变,以适应新的要求。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在工程质量建设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实践经验,如何促进整个建筑业工程质量的大提升,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此次两年行动的重要任务有六项:一是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二是严厉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三是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机制,四是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五是加快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六是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这六项工作,核心是工程质量,目标也是工程质量。希望企业能把这些任务落到实处、把责任落实到现场,希望行业协会对两年行动继续给予支持,大家一起形成合力,把两年行动开展好、贯彻好,使两年行动真正取得实效。
      江苏建筑业改革创新研究
      建筑业是江苏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3年,江苏建筑业总产值已达2.3万亿元。江苏是建筑大省,但从总体上看,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生产效率、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江苏建筑业必须认真谋划、改革创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全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江苏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绿色建筑为方向,以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全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近期,江苏省政府拟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大财政对建筑工业化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科技和人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江苏省政府建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省建设厅成立由管理部门、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专业委员会,负责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认证、性能论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拟通过10年的努力,建立成熟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生产体系,形成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形成30个建筑工业化基地;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新建成品比例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对全社会降低施工扬尘的贡献率增加一倍。
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信息化整合发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产业在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信息统筹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营销自己的建筑产品,推广金螳螂利用O2O模式从工装到家装跨界发展的先进经验。
金螳螂在今年5月收购了家装驿站,建立了电商平台,家庭装饰可以在互联网上订购,然后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这种模式目前已在50个城市展开,以后将逐步发展到200个城市。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
      江苏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房建领域的企业不多,处于建筑行业的低端,轨道交通、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现在江苏有6个城市在建地铁,在建工程600公里,基本被大企业垄断。江苏要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像南京一样,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向地铁等高端市场迈进。要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研究,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体系的创新研发,尽快形成设计技术、部品生产建造技术、装配施工与集成技术和成品住宅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快人才培养,开展多层次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知识培训,使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尽快掌握相关前沿知识,提高科学管理和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加大工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当前,建筑工人主体仍然是农民工,要通过制度创新使建筑工人成为职业化的产业工人。
      加强建筑企业机制和体制创新
      制度创新是建筑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一定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的旧的管理模式,要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企业总部是决策中心、金融中心、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心、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高度中心。一个项目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
      江苏建筑企业在2000年前后,大部分改为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许多企业成为了集团化的大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如今重要的是调动各个层次的积极性。南通二建进行了项目部公司化运营的探索,赋予项目部更多的权力。南通四建进行了股权流转的革新,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体制创新永远是企业不竭的动力。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近年来,江苏省工程量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投入、在建工程数量和规模等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建筑行业企业数量和人数居全国首位,大大增加了建筑市场的监管压力,建筑市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跟不上快速增长的建设规模的需求。针对这种局面,为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江苏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坚持整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建筑市场的特点,充分发挥能动性,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紧贴市场和现场的市场监管信用平台。
      利用这个平台,江苏加大了对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的打击力度,加大了对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并改革招投标制度,实施了现场和市场的联动,即通过现场监管,给企业信用分评价,如果现场质量好、安全措施到位,就拿高分,反之拿低分,并把这些分带到招投标评审中,使“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从而很好地引导企业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到质量和安全工作上。
      剖析行业难题 助力改革转型
      关于建筑业的改革,我去年写了一本书——《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改革与发展》,此次利用这个机会,结合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些体会,就建筑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与大家探讨。
      一是作为固定资产的建筑物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管理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城市建设的速度更快。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建设的资源浪费问题也非常突出。在城镇化的专项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建筑物使用寿命短、建筑物的维修改造没有规划、乱拆乱建现象严重,商品房包括保障房的空置率都比较高,造成了建设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我们都在提绿色建筑,我觉得绿色建筑首先应表现在规划、设计的绿色上,这是建筑物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全寿命周期的效益、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支出的问题。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管理对建筑业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国家颁布了《物权法》,也即将实行有效的登记制度,这是大势所趋。我认为大家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这一个涉及到经济增长质量的大问题,使国家和个人投向社会的固定资产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益和效用,这也是当前绿色建筑应该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建筑物的维修、管理和保护现在在发达国家引起了高度重视。对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的优化,也包括运营期间的维修和管理等,都为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商机。
      二是建筑生产方式的改革即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问题。首先应该肯定,建筑产业现代化我们一直在做,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过去的装配式建筑在保温、抗震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短板,这是我们目前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正在改进的地方。其次,实行装配式施工,市场需求和建造成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推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政府不能代替市场,政府也解决不了企业的成本问题。装配式建筑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政府要推进这一工作,可以在引导消费、引导市场上多下功夫,同时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台硬性的政策约束,这样就会给产业的转型发展打开一条通道。
       日本在建筑产业化发展方面比较有特色,其发展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将装配式建筑和企业的施工工法结合起来,寻求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国目前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着眼点只在装配化本身,这是误区。我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从实际出发,逐步推进。要解决大型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的问题,建筑产业现代化如果没有一体化的设计、施工、装配生产,成本和后续发展都是有问题的。
      三是建筑市场交易方式的改革,就是招投标办法的改革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出台的文件对此已经有了涉及,下一步改革方向也已经明确。目前,整个建筑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供求关系失衡导致了过度竞争,从而加剧了招投标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并引发了挂靠联营等很多问题,导致了交易成本过高与寻租和腐败问题。因此,就挂靠问题来抓挂靠,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其根源在招投标制度和企业主体的管理。建筑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平等、公正的市场环境。逐步放宽限制,由建设主体自主选择总承包的施工企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主体企业自觉地诚信经营,也可以大大减少市场运作中的资源浪费。
      四是建筑企业产权体制的改革。我认为改革应该从实际出发,体现效益和效率。建筑企业30年的改革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江苏、浙江等省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走的国有产权退出的道路;第二种是中央和部分省级国有企业因为规模大、人数多,在减人分流和清还债务中逐步改革,现在基本还是国有控股。目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时候国有企业的改革我认为主要还是要解决机制的问题,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企业经营者参股或相对控股,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维系职工的感情及利益都是有着长远意义的。如果说要合作,可以和与建筑业有密切联系的设计、投资公司等产业上游企业联合。总之,混合所有制不能勉强,要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五是项目管理的改革。项目管理不是独立的,应该和企业的法人管理结合起来。过去,企业的管理重在项目,项目承包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企业的法人治理和法人经营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承包制要逐步转向和企业一体化的、服从企业整体经营的管理体制,项目管理必须服从企业整体经营需要。现在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我觉得这不能说企业经营得不好,主要是国有企业分割利润的主体太多,表现在企业层面的利润相对地比较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企业法人治理的问题,这必然带来另一个问题即项目管理人员的薪酬问题。企业搞法人管理、项目搞承包,这必然是有矛盾的,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必然要实行新的改革。
      六是产业工人队伍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王宁副部长说希望大企业建立自己的产业工人队伍,把农民工纳入企业中来。当然,这个纳入是相对的,农民工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成为固定的工人,城市可以解决农民工的房子问题、社保问题,但是他们却没有归属感。农民工需要相对地在一个单位固定下来,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绝对地稳定,但是要相对地稳定,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人口,而不是城市里的游民,也才能谈得上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施工行业管理协会   京ICP备17061392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建设部建材南新楼 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57811643